低糖电饭煲莫沦为割韭菜套路
宣称具有“降糖”“减糖”作用的“低糖电饭煲”真的有用吗?江苏省镇江市消费者协会体验调查4款低糖电饭煲,选择4名体验人员分别食用低糖电饭煲和普通电饭煲煮出的米饭,记录餐前血糖和餐后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的血糖。实测血糖数值和曲线图显示,普通米饭和低糖米饭进入人体后,形成的血糖差异并不大,被人体吸收后转化成了几乎同样多的血糖,不存在降糖功效。(11月15日《中国经济网》)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商品的多元化需求,以及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一些人选择商品时也倾向于选购对健康养生有益的商品,故一些商家也迎合消费者的喜好,推出所谓“低糖”电饭煲。但是,作为生产经营者,推向市场的任何一款含有特殊功能的商品,都应有一定的数据和实验支撑,否则就有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所谓的“低糖电饭煲”到底是何方黑科技产品?根据消费者协会的调查,商家提到的所谓“降糖”实际上是指减少大米中的还原糖含量。但事实上,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并不属于还原糖,所以低糖电饭煲脱去的“还原糖”对大米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来说很有限,不可能对血糖产生影响。 “低糖电饭煲”的花样和套路,实际上已经有玩文字游戏和欺诈的嫌疑。更有甚者,一些商家的客服表示低糖电饭煲对糖尿病人有好处,甚至电商平台中有店铺在其销售的低糖电饭煲名称上直接用“高血糖专用电饭煲”“降糖”“脱糖”等内容。这实际上是将其功能又吹嘘得神乎其神,让其有力保健品乃至药品的神奇功效,误导消费者的嫌疑极其明显。根据《广告法》,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即属于虚假广告。 令人遗憾的是,在花里胡哨的包装营销下,不明就里的消费者看来,特别是辨别能力较差又对身体健康格外重视的老年群体更容易对“低糖电饭煲”的套路深信不疑。而这种缺乏论证和临床验证的新产品,难免又是玩概念和噱头,甚至侮辱消费者智商,从而收割消费者钱包。因而,对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创新和宣传,消费者理当睁大眼睛,理性对待。监管部门更应强化执法检查,用足用实法律手段,严惩那变着法子算计消费者的套路。进而让人们明明白白消费,不再为商家的套路既承担“智商税”又花冤枉钱。(史洪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a.com/jczcf/11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五月女人多吃这道菜,每周做两次,瘦出小蛮
- 下一篇文章: 喝酒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呢小酌还能壮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