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饭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 “忙中饭呐?”做农活的大妈路过我家门口。 “嗯呢,啊——嚏!”憋不住一个响亮的喷嚏,好不礼貌的回答。脚下垫着个小趴趴凳,我在掌勺炒菜呢。 “弄什尼好咸的?”大妈继续热情。 我正被热油锅辣椒味呛得咳,就有点烦她了。“哪有好咸?大椒角子炒韭菜。” “不丑不丑,这个小伙有用了,会煮饭了!”大妈这个夸奖倒是让我小得意。 说这话时,我大概十一二岁,小学毕业,已经能煮饭了,农忙时节和暑假里可以出点力了。说起这,可能有人会不以为意,煮饭那不是太简单了么,淘个米插个电,好办。实际不是这回事。我小时候的农村,莫说电饭锅,就连电灯泡子都还没有普及,后来终于安上电灯了,照明电也不能保证,停电是常事,说停就停。 没有电饭锅的年代里,用土灶铁锅柴火来煮饭。不用他人帮忙,自己烧锅煮饭,锅上灶下,忙而不乱,定定当当,那还真要点能耐。而且,煮饭这个说法,含义有点丰富。夸你学会煮饭了,并不单指把生米煮成熟饭,还要连同做菜浇汤。瞧瞧看,煮饭是个系统工程呢,要点本事。 本事就在那,透明的,但没听说谁手到擒来,三下五除二立马收入囊中的。本事也不是一天学成的。学本事是个慢活,起步时往往先干点外围的杂活。譬如学武功,先挑水劈柴吧,磨磨性子。煮饭这个家务活,从洗锅抹碗起步,从抱草烧锅起步,耳濡目染,慢慢来。 我小的时候学煮饭,就是从淘米抱草起步的。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煮饭先得备粮草。大人喊一声去淘个米来,我得令,照办。又喊去抱点草来,我得令,照办。大人就夸,不丑,能听叫唤了。“听叫唤”,吾乡方言,意思能在大人的指挥下干活了,算是日渐长大的一个表现吧。 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淘米。要在码好的大草堆半中腰上拔个草,很吃劲,还是淘米好玩,可以玩水。 淘米有讲究,先在厨房盆子里淘一淘,再到河边去清一清。为什么呢,淘米水有营养,盆子里那淘米水要留着喂猪的。盆里淘过了,就拎起竹蔑子的淘箩直奔河浜码头,把淘箩浅浅地闷在清凌凌的水里,引小鱼游过来,盯准时机猛地一提,有时会有一两条动作慢的被淘箩给拎起来。好小的鱼,鱼头几乎就是两个眼睛了。再将淘箩闷水里,再逗,如是者三,乐此不疲。直到大人在门口吆喝,再漾,米全漾到河里啦。也不是要抓鱼,就是好玩么。 看人挑担不吃力,煮饭还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呢,就是久经阵仗,成了老手,一个大意,也难保不烧个烂饭、硬饭,这也罢了,还有糊饭,或者夹生饭。同一箩米,同一缸水,煮出来的饭口感不一样的。煮粥,就要简单不少,反正是稀饭,大不了水放多了,更稀一点。煮粥,最关键注意一点,看好锅,别让粥汤潽出来。 煮饭煮粥,我忙得都还不错,放多少水,有点准头,火候多大,也能有数。无他,唯手熟尔。祖母对饭食比较讲究,老人家农忙时忙农活,平时忙家务,当锅摸灶,自称“伙头军”。我听大人们“说六国”(讲故事),知道薛仁贵、杨排风这样的大英雄都是“伙头军”出身,很是敬佩。放学后、假期里就和兄弟一起跟着祖母,成了小“伙头军”,小小年纪就能“听叫唤”,“出道”早,练出来了。 跟单纯意义的煮饭相比,烧菜当然更为复杂。要五味调和百味香,那是功夫。有了这本事,便是大厨,人称师傅,厨子师傅,或者大菜师傅。家常做菜,没有那么多学问,但也够琢磨的。 吾乡概念中,菜分两种,汤和咸。汤,就是瓜菜加油盐一起煮成的汁水。不以喝清汤为主的那些菜,是凡炒的、烧的、炖的、炸的、煎的、蒸的、烀的、拌的,吾乡统统称之为咸,方言念“寒”这个音。这样来说汤与咸,还是嫌抽象,听吾乡的顺口溜,可能更明白些。“青菜汤,豆腐咸,摸个螺螺煞煞馋。”这句话是对自己清贫生活的自嘲。还有一句则表达了对富足生活的想象,“甲鱼汤,毛(鳗)鱼咸,弄个螃蟹剥了玩”。两句话放一块看看,汤和咸的意思是不是要显豁多了? 与汤相比,咸的食材要贵重一些、高档一些,比如鸡鱼肉蛋。有客来访时,伙食自然要想办法比日常好一些,饭桌上跟客人客套时,一般是这样说的,“咸吃唦,莫光吃饭啊”,而不会劝客人“喝汤唦”。 汤是最最简单的佐餐,不然就真的叫吃干饭了。再简单的伙食,只要有粮能煮饭,汤总是要烧一个的。三伏天的时候,最简单的汤是什么呢?青菜汤?冬瓜汤?没有的。大伏心里的天气,青菜是长不起来的,即使长一点大,也给虫吃了。冬瓜还不简单?问题是没有大棚的年代里,露天生长的冬瓜才一点大,没长熟呢。 六月大夏天最坚强的蔬菜是韭菜,对,韭菜汤。韭菜拿来浇汤,是不用炒的,油炸锅放水烧开,放粒子盐,下韭菜,再烧开即可。油可以少,但盐一定要有,越是夏天,汤越是要咸一点,不然人没力气。可是这韭菜是很吃油的,油少了就不好吃。在少油的年代里,韭菜汤不好喝,煞个渴下个饭而已。但是,能天天喝到韭菜汤其实也不错。若遇高温干旱,韭菜给烤得精头细爪,耷在地上,韭菜汤也指望不上了。怎么办?就去打小瓜、黄瓜、丝瓜、瓠子和番茄的主意。再不济,还有个办法。山芋很坚强的,山芋的嫩叶子可以浇汤。好吃吗?不谈!不过好丑也算新鲜蔬菜啊。 实在没办法,就用菜干子浇汤。冬春时节青菜多的时候,把大棵的青菜洗净晒干用盐腌一下,过一阵拎出来下锅煮熟,再切碎晒干备用,就是菜干子,也叫蒸咸菜。这个蒸咸菜如果跟五花肉一起焖,喷香,再来一碗大米饭,绝美!当然这就不叫汤了,叫咸。能经常美一美吗?想象吧,我说的是如果。 “饭一煮,汤一烧”,最简单的饭食。就这么天天喝汤吗?能提升一下吗?好呢,今天就来弄个咸,大椒角子炒韭菜。 我曾琢磨过,吾乡为何把菜叫做咸。与汤的清淡相比,菜确实要咸一些,有滋有味一些。更大的可能是,在极贫穷的日子里,菜的概念简化到只有咸菜这个意思了,佐餐的就是咸菜或者盐水,纯粹意义上的咸。久之,成了一个概念。即使吃到鱼和肉,还是叫咸。 等我到街上念书了,我有一个发现,城里人是不这么说的,于是我就觉得原来把菜称做咸这个说法很土气,连咸这个字都是方音,我就调整,学着说菜,做菜,吃菜。我一度以为自己进步了、洋气了,后来才明白,小时候吃过的那个味,永远在你心中,你可以学习新名词来改变说法,但记忆还是那个记忆。比如刀子鱼咸和红烧鲫鱼,我学会了红烧鲫鱼这个说法,可心底里的美味还是那个刀子鱼咸。 刀子鱼咸,就是咸的代表。刀子鱼咸是我的美食记忆,估计也是很多里下河人的美食记忆。我特别喜欢河虾、把子咸菜一起煮的刀子鱼咸。鱼碗边上发现一丝虾芒,捏住轻轻一拽,一只煮得通红的大河虾在眼前晃荡,什么情景? 这情景所以印象深刻,一来美味,二来稀有。如果天天吃到刀子鱼,可能反又嫌它刺多了。常见的咸有哪些呢?炒韭菜,炒青椒,韭菜炒青椒,青椒炒茄子,青椒炒毛豆米子。怎么全是炒?那就烀,烀茄子,烀南瓜。太素了吧,不能提高一下?好,青椒炒百页,小葱焖豆腐,韭菜炒鸡蛋。怎么老是青椒韭菜的?菜场上就这些?不好意思,我小时候只知有菜畦,不知有菜场。 在农村,豆腐百页是挑担子走村串户卖的,卖完就撤了;或者在作坊门口竖起个豆腐“望子”,跟酒“望子”一个道理,望子迎风招展,说明有货,你去买吧。吃鱼,说起来有点诗意哦,因为你不知道小渔船何时漂过门前的小河,也许等了好些天都不见影踪,也许转身就出现在眼前,惊喜了你。站在河边,目光越过摇曳的芦苇向远方望一望,也算一种盼头啊。 还是瓜果蔬菜最靠谱,老老实实在地里长着呢,长什么就吃什么,看看能吃了,自己动手吧。 韭菜、青椒、茄子在田边空旷处临风梳妆,茄子特别爱风凉,有风吹吹长得欢;黄瓜、苦瓜和豇豆角勾肩搭背,把竹篱笆缠成一堵墙;丝瓜、瓠子好显摆,搭的架子都嫌矮,爬到树上去,居高声自远;冬瓜和南瓜憨厚实在,隐居在草丛中,沉默是金。这是夏天,冬天呢,青菜、白菜、菠菜、大蒜、芫荽、萝卜,还有越冬长着的莴苣、洋葱,品类跟夏天不一样。我的记忆里,最“有味”的菜,夏天是韭菜,冬天是大蒜。那年头,若要谈营养,最不缺的就是维生素,若要谈身材,个个都是衣架子。 我学煮饭,还曾受过专业熏陶。我舅舅虽不是专业厨子,但是烹饪好手,有不少拿手菜式受人夸奖。舅舅把做菜称为“办菜”,这说法,有点意思,要办一个事儿,不但要动手还要动脑筋。我放了假和表哥一起跟着学“办菜”,我的收获不是学到什么做大菜的招数,而是悟到了调味的一些窍门,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形下,如何把菜“调”得有味一点。 比如,冬瓜汤一般般么,就多加一些生姜米,烧出来的冬瓜汤就要美味许多。韭菜汤不好喝,多放点盐,稍咸一点,口感就不同了。烀茄子、焖南瓜时放点酱油脚子,好了再撒点蒜泥,合味。以前用丝瓜浇汤,丝瓜皮喂猪了,丝瓜皮切成丝跟青椒一起炒,爽口;一根丝瓜两道菜,一汤一咸。丝瓜炒毛豆,换个思路,一角豆腐切片油锅煎一煎,丝瓜毛豆笃豆腐,又鲜又香。炒一盘鸡蛋要好几个鸡蛋呢,成本高了,那就干脆再省两个,鸡蛋打好和点面粉,葱油锅里滩成蛋皮,切成丝,韭菜一炒满满一大盘,潇洒叉起来。即使那个经常吃的青椒炒韭菜,加一只红椒,怎么样,好看。 还是那点菜,色香味儿不一样了。简单,但丰富,一种简单的丰富,粗茶淡饭滋味长。 初中毕业外出求学,离家住校,当锅摸灶的机会就少了。直到自己成家以后,才把童子功拾起来进一步操练,当然,也没练出个啥名堂。水平虽无多大长进,认识却是有所提高。煮饭是生活中的担当,是厨房里的修行,也是生命中的爱, 人生那些情感,亲情,爱情,友情,如何表达?可以直抒胸臆我爱你,也可以浅浅低语今晚月光那么美。一声叮咛,一个拥抱,一束鲜花,一笺来信,一身衣裳,一帧照片,也可能是一张信用卡,一把车钥匙。太多的媒介,太多的方式啊,都挺好。还可能是,一杯水,一碗饭。 ——我煮饭给你吃! 相关文章: 美味 桃李春风一碗面 桃李春风一碗面(之二) 一粒米,七斤二两力气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a.com/jczyl/10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朋友圈里的网红滤镜,有多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