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蹲点采访90后黎平姑娘
十一月临近,天气微凉,但是在黔东南州黎平县南部,离县城24公里的永从镇九龙村,群众在自家的韭菜地里浇水、施肥、灌溉,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十月份,正是韭菜移栽的季节,只要能抽到水灌溉的田地,我们就可以把韭菜苗种下去,现在网上的订单太多,韭菜都供不应求了!”正在田间忙碌的九龙村韭菜基地负责人金道敏开心地说道。 金道敏正在韭菜基地进行管护 “90后”黎平姑娘金道敏,曾就读于浙江农林大学,主修国际贸易专业,对电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年学有所成后,她带着返乡创业的梦想回到黎平县。“九龙村的气候、土壤都特别适合宽叶韭菜生长,这里种植韭菜有上百年的历史,素有‘韭窝’之美誉,当我看到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有韭菜,但是只供自家食用的时候,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把韭菜产业做大做强,带领乡亲们致富。” 恰逢年黎平县被列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乘着这股东风,金道敏积极动员九龙和中罗两村群众将闲置土地用作宽叶韭菜示范种植,并帮助群众积极探索市场,开启了“黎货出山”销售新模式。 说干就干,经过两年的尝试和摸索,年,在通过黎平县农业农村局和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的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后,金道敏在九龙村正式成立了黎平四季青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侗都韭窝”商标,第一年韭菜产业综合收益就达到了30万元。 金道敏正在开展网络直播,帮助群众销售宽叶韭菜 金道敏的成功示范,吸引了当地80余户农户参与韭菜种植。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年2月,金道敏的丈夫吴文杰辞职加入到了她的创业中来。夫妻俩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电商”的经营模式,利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将当地生产的韭菜根、韭菜盆景、糯米稻草等农特产品远销广东、福建、浙江、北京等地,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 “近段时间来,每天的线上订单都能有多单,大部分都是回头客。”金道敏说。 目前,该韭菜基地的种植面积已扩展到亩,年总营业收入达6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分红1.6万元,为农户提供长期就业岗位6个、临时就业岗位30余个。 “我们在韭菜基地干活,就近就业,不但有了收入,还方便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从事韭菜包装工作的当地村民刘胜芸开心地说。 据了解,为做大做强“侗都韭窝”品牌,永从镇充分利用“桥头堡”政策机遇,年已经成功申报了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0万元,用于扩大韭菜规模亩,目前正在开展整地和韭菜移栽。 “乡村要振兴,首先产业要振兴。我镇将利用好大湾区‘菜篮子’政策,做足韭菜‘文章’,努力将宽叶韭菜产业做大做强,做成我们永从镇的地理标志产品。”黎平县永从镇党委书记杨长波说道。 徐业正石明朝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凯瑜刘添元 编辑何涛 二审杨韬 三审闵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a.com/jcztp/11535.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鹏说药材周评涨价品种明显减少,药市提前
- 下一篇文章: 高尿酸的冤家或已揭晓,冬瓜排第2,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