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海药本草》)

为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干燥体。主要分布于亚洲北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越南、泰国和老挝。我国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亦产。蛤蚧多栖息在悬岩峭壁的洞缝,个别也居住在树洞里。穴居的洞隙不大,身躯刚好能在洞内自由行动;遇敌即能甩尾逃脱,于事后长回,甚至其遇敌或捕获猎物时会对之紧咬不放。洞隙形状各异,一般洞宽15~30cm,高3~6cm,深度不等,有的可达数米之深。在野外常单独或几条栖息一处。蛤蚧喜欢干燥,在低洼或石山下部很难看到蛤蚧的踪迹。野生或人工饲养。全年均可捕捉。以体大、肥壮、尾全、不破碎者为佳。除去内脏,拭净,用竹片撑开,使全体扁平顺直,低温干燥。用时除去鳞片及头足,切成小块,黄酒浸后供干备用。

李时珍谓:“蛤蚧因声而名”。其异名有蛤蟹(《日华子本草》),仙蟾(《本草纲目》),大壁虎(《宫药志》),石牙、蚧蛇、德多(《广西中药志》)等。

蛤蚧入药首见于《雷公炮炙论》。其功用所载首见于《海药本草》,谓其“疗折伤,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其主治至今仍被习用。《日华子本草》则明确指出该品有“止嗽”之效。《开宝本草》补充其能“下淋沥”、“通水道”。其后,《本草纲目》“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昔人言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近世治劳损痿弱,许叔微治消渴,皆用之,倶取其滋补也。刘纯云,气液衰,阴血竭者宜用之。何大英云,定喘止嗽,莫佳于此。”葸结其“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明确指出蛤蚧的助阳作用。《本草再新》则强调本品“温中益肾”,“固精助阳”。根据上述认识,将其功效主要归纳为补肺益肾、定喘止咳、温肾固精等几个方面。近年来,对该品的药理、药化研究有较大进展。

咸,温。主归肺、肾经。

温肾助阳,补益精血,益肺定喘。

一、肾阳虚衰

蛤蚧味咸、性温,又入肾经,故能温肾、“固精助阳”。现代研究认为,本品具有类似于雄激素、雌激素样的作用,而能治疗肾阳虚衰之阳痿、遗精、男女生殖功能低下等症。

1.阳痿、遗精单用蛤蚧1对,研末,每服3g,1日2次,甜酒兑服;亦可制成蛤蚧酒,常服,治阳痿、遗精(《实用补养中药》)。蛤蚧1对,葱籽、韭菜子各60g,焙脆,研末,即复方蛤蚧散,将其分成10~12包,夫妇同床前2小时服1~2包,黄酒送服,治阳痿22例,婚后不育者服用有良效[新中医,,19:3]。蛤蚁2对(去头足)与狗肾1具,淫羊藿、熟地各50g,五味子20g,共为末,其壮阳起痿之力更著,治阳痿40例,每日10g,1日1次,连服5天,仍有良效[实用医学杂志,,(1):41]。尚有用蛤蚧3g、制马钱子粉0.3g、马蹄香粉3g,每日1次,睡前服,或用马蹄香15g煎汤送服,治阳痿、性功能衰退,中病即止[中药材,,(2):41]。

2.小便频数以蛤蚧与鹿茸、菟丝子、杜仲等品配伍组成的蛤蚧补肾丸(《广西药品标准》),治疗真元不足、小便频数。民间有用蛤蚧1对、人参30g、鹿茸6g、肉苁蓉30g、桑螵蛸20g、巴戟天20g,浸酒服,治肾阳亏虚、元气虚损之形寒肢冷、夜尿频多或小便失禁等,如《中医补益大成》蛤蚧参茸酒。

3.肾虚体弱用蛤蚧(鲜品)2条,去皮和内脏,炖鸡或炖肉吃;或用干品1对,蒸后,用好酒ml浸泡,30日后饮服,每次30ml,治身体虚弱(《实用补养中药》)。亦有用鲜蛤蚧1条,去皮及内脏,与瘦肉50g剁碎,油盐少量炖服,治小儿疳积消瘦[中药材,,16(2):41]。尚用本品与肉苁蓉、当归、川芎等品合用,浸酒,即补益佐餐蛤蚧酒,作为滋养强壮饮料,防治肾虚体弱[生活百事通杂志,,(6):29]。

二、肺肾不足之喘咳

梁瞷五认为:“本品咸平补肺肾,长于定虚喘,有滋养强壮作用。”故对于肺肾气虚之喘乏,或肺虚之劳咳皆可治疗。

1.肺肾气虚之喘乏《普济方》即用本品与人参配伍,即人参蛤蚧散,治疗久病体虚、肺肾不足之喘咳。有用蛤蚧1对、蝙蝠(去毛)5只,焙干研末,1次10g,1日1次,开水冲服,治疗哮喘(《中国民间单验方》)。张宗如用蛤蚧g、紫河车g、桔梗g、陈皮g,共为细末,装入空心胶囊,每粒0.25g,发病期每日3~4粒,1日2次;缓解期1日2次,每次1~2粒,治疗哮喘58例,有良效(《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广西药品标准》蛤蚧党参膏即以二药制成膏,治气虚喘促、体虚食少。吃蛤蚧粥治疗哮喘,取成年蛤蚧1只、党参30g、糯米50g,炙熟后将蛤蚧、党参研成粉,做2个熟饼,把懦米煮成稀粥,伴人1个熟饼食用,早、晚各1个,连服1个月左右可愈[农村百事通,,(20):75]。蛤蚧定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取蛤蚧定喘胶囊每次3粒,每日2次,于立夏后服用,15天为1个疗程,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7%,其中慢性支气管炎为97.2%、哮喘为91.9%[中国实用医药,9,4(16):]。

2.肺虚劳咳《太平圣惠方》蛤蚧丸即以之与贝母、鳖甲、紫菀等同用,益肺止咳之力更著,治虚劳咳嗽、肺气上壅之证。亦有用蛤蚧与麦冬、款冬花、胡黄连等品合用,治肺痨咳嗽、如《太平圣惠方》蛤蚧散。有用蛤蚧50g、白及粉g,混匀,每天早、晚服1次,每次15g,亦用蛤蚧粉、乌梢蛇粉各3g,每日2次,蜂蜜水冲服,连服2个月,治肺结核、咳嗽咯血[中药材,,(2):41]。王占玺治疗慢性纤延性空洞性肺结核常以蛤蚧、白及为基础加味治疗,能明显改善乏力、咳嗽等症状(《临床验集》)。有用蛤蚧3对,黄连g,百部、白及各g,共研细末制成水泛丸,每次9g,1日3次,饭后服,治肺结核使用多年,疗效显著(《实用补养中药》)。有报道,蛤蚧1对,沙参60g,知母、贝母、杏仁各30g,共研细粉,炼蜜为丸20g重,每次1丸,1日2次,治肺结核(《毒剧中药古今用》)。蛤蚧丸治疗肺结核,处方:蛤蚧1对、冬虫夏草30g(可用黄精30g、山萸肉60g代用)、人参30g、麦冬15g、天冬20g、熟地30g、白石英15g、阿胶珠30g、百部20g川贝30g、沙参20g、煅牡蛎30g、建曲60g、汉三七15g、龟板60g。上药共研细末,用蜂蜜g炼蜜为丸,每丸10g,每日早、晚各1丸。经用蛤蚧丸例,显效68例,占59.6%;好转32例,占28%;无效14例,占12.2%;总有效率为87.6%[内蒙古中医药,,(2):8]。蛤蚧与青黛配伍的黛蛤散用于治肝火犯肺、头晕耳鸣、咳痰带血、咽喉不利、胸胁作痛等(《卫生鸿宝》)。尚有中成药蛤蚧治痨丸、蛤蚧养肺丸等,均以蛤蚧为主药,治疗阴虚劳咳。

研末服,每次1~2g,每日3次。煎汤,3~6g。亦可浸酒服。

一、关于蛤蚧毒性的讨论

《开宝本草》载其“有小毒”,《雷公炮炙论》谓其毒在尾,且《本经逢原》亦认为该品有小毒。然从临床应用该品来看,很少有中毒的报道(《毒剧中药古今用》)。但若给男女儿童使用,可能会引起性早熟[广西中医药,,(2):37]。根据毒性试验研究,蛤蚧毒性很小(《现代应用药学》);含眼之前头部与尾部均未见毒性反应[辽宁中医杂志,,:36]。综上表明,蛤蚧的应用在其适应范围内及一定剂量下使用较为安全。但由于该品有类似于性激素样的作用,故对于儿童则不太适宜。若儿童患有肺痨咳血之证,亦不能长期应用该品,应考虑用其他滋养肺阴、止劳咳之品,如冬虫夏草、阿胶之类。

二、关于蛤蚧去头足尾的讨论

对于蛤蚧的应用,《雷公炮炙论》谓:“蛤蚧,其毒在尾,须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以酒浸透,隔两重纸缓焙令干……”,又言“勿伤尾”。《日华子本草》则认为:“蛤蚧合药去头足,洗去鳞鬣内不净,以酥炙用良。”根据以上认识,有人专门对蛤蚧各部位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毒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其结果为蛤蚧头、爪,不含头、爪、尾部分,躯干,四肢,骨及肉,尾等部位所含化学成分并无显著性差异,且其含眼前头部与尾部均未见毒性反应[辽宁中医杂志,,(4):36]。另外,蛤蚧体与其尾部均有类似于性激素样的药理作用,而两者比较,蛤蚧体弱于尾部[广西中医药,,(2):37]。尚有报道,蛤蚧尾部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且含量最高[中药材,,16(2):41]。综上,其对尾部的认识,与前人不伤尾之说相符。但对去头足及眼尾等部位之说,则有不同看法。且有入主张,不论加工炮制或具体应用蛤蚧时,均可保留其头、爪、皮及尾,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利用率[辽宁中医杂志,,(4):36]。当今用蛤蚧亦有专用“蛤蚧尾”,注重其尾部的药用价值。笔者认为,对于肾阳虚衰之性功能低下者,专用蛤蚧尾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其尾部性激素样作用强,故能较理想地发挥壮阳起痿之用;若属肺痨咳血者,则不必专用其尾。

一、化学成分

蛤蚧主要含肌肽(camosine)、胆碱、卡尼汀(carnitine)、鸟嚷呤(guanine)及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

二、药理作用

蛤蚧提取液对小鼠呈现性激素样作用,能使小鼠交尾期延长,使小鼠前列腺、精囊、肛提肌、卵巢、子宫重量增加;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尚能抗高温、耐低温及耐缺氧;能显著提高自由基代谢酶活性及GSH含量,同时显著降低LPO含量,具有抗衰老作用,其尾部作用强于体部。此外,还具有解痉平喘、抗炎、降血糖等药理作用。

三、临床新用

1.治疗肾结石、膀胱结石蛤蚧粉(即用滑石粉制,下同)、琥珀粉、鸡内金等量,每次10g,金钱草或石韦50g煎汤送服,1日2次;亦可用蛤蚧粉5g,核桃仁、冰糖各20g,1次服下,连服1个月[中药材,,16(2):41]。

2.治疗阴囊湿疹、奇痒难忍用鲜蛤蚧1条,炖瘦肉服,每天1次,连服2天;或用黄芪10g、当归3g、荆芥10g煎汤送服蛤蚧粉(米酒制)3g[同上文献]。

3.治疗计划生育术后综合征用金蚧片(金樱子、蛤蚧、淫羊藿),每日口服3次,每次4~6片,5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1~2个疗程。共治肾阳虚及计划生育术后综合征例,总有效率为93.1%。多数患者服药3~5天即有显著疗效,并基本上无毒副作用[中成药研究,,(5):28]。

4.治疗酒渣鼻以蛤蚧粉、煅石膏粉各15g,轻粉、川黄柏各7.5g,青黛4.5g,共研细末,用50~ml芝麻油调匀备用,用时加入冷水,以涂在皮肤上不往下流为度,涂药前先以温水洗净面部,再将药膏涂于患处,每日2次。治疗酒渣鼻,治愈14例、显著进步25例、恶化5例(调药膏时避免与金属器皿接触)[中华皮肤科杂志,,7(1):10]。

5.治疗神经衰弱、疲劳过度等海龙、蛤蚧、黄芪、人参、首乌加工精制成海龙蛤蚧精口服液,治气血两亏之神经衰弱、头晕目眩、四肢无力、腰酸背痛等[上海中医药杂志,,(4):38]。

6.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沉香蛤蚧汤:沉香、地龙、丹参、麻黄、厚朴各20g,蛤蚧5g,人参、肉桂(后下)、炙甘草各10g、补骨脂、胡桃肉、黄芪各30g。参照《中国药典》0年版中药饮片制备,每袋ml,每次1袋,2次/日,口服。结果显示,沉香蛤蚧汤能有效缓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肾气虚型的疗效显著[中医中药,9,6(24):71-72]。

赞赏

长按







































医疗白癜风
北京最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a.com/jczyl/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