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以及割韭菜
韭菜,以及割韭菜 连续读了几篇有关「割韭菜」的文章。有感想,也有疑惑。 那些文章,说的是有几个视频主播,拿着同样的稿本,只是在不同的地点拍摄。当然,无例外都是所谓正能量一类。他们的那个做派,唤作「割韭菜」。 ——意为骗子,骗人家的打赏,骗人家的流量。而那些跟在底下打赏、评论留言支持的人,就是「韭菜」。 我不理解。我真的不理解。那些不懂脑子,或者根本就不长脑子的「小粉红」们,怎么跟韭菜挂上钩的。只是因为他们像韭菜一样,可以割了一茬又长出来一茬吗? 图源网络 我的这篇小文,不打算就此议论。而且我看这样的事,也没啥值得议论的。曾经的一个典故说,「隔个几年,你再看他」,让时间来说话,比啥都管用。何况还有一说,「你总是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别人饶舌,不如他自己醒来。 我想说一说韭菜,这个在皖北农家小园子里常见的菜蔬;说一说割韭菜,这个农家活的窍门。 我老妈妈在老家的院子里,种有一小片韭菜。是在园子的西北角,几乎就挨着主房的门了。 说是一小片,其实只有不到二十「埯」子的样子。 ——「埯」这个字,是我写文的时候,临时查出来的。搜索出来的信息是小土坑。但在皖北乡间,农人们就把有些作物在小土坑种下地的那一小窝,叫作「埯子」。像个量词。比如「一埯子」「两埯子」。作物按照「埯子」种下去,浇水后,还有个「封埯子」,即封土的程序。 图源网络 每个「埯子」之间,留有适当的空隙,就像字间距一样,不能不分「鼻子眼」。老辈人说,韭菜就是这样种的,中间的空隙,是为透风之用。 每年春上,一开春,那一小片韭菜就冒尖了。经过一个冬天的隐藏,像是得到了某种春天的信息,它们破土而出。嫩嫩的,绿绿的,尖上还能见到微微的红。 等到长有一拃高——张开大拇指和中指的长度,差不多有半尺——就可以割下了。春天的第一刀,是谓「头刀韭」。记得在我们老家,「头刀韭」农家自己好像不吃,说吃了易犯病——如果一个人有某种老病底子没有完全治愈,吃了「头刀韭」,可能再犯病。 一般而来,「头刀韭」过后,再过十几天,就可以收割「二刀韭」。这就可以放心食用了。由春而夏,由夏而秋,都是过个十天半月,就能割上一刀。一年中的大半时间,韭菜都是我老妈妈主要的菜蔬。 韭菜的生长期,一般都在霜降以后。天凉了,冷了,气温不足,长得慢。尤其是「末刀韭」。 图源网络 我老妈妈一般也不直接吃「末刀韭」。她习惯割下后,与最后泛红的辣椒一起,码少许盐,在坛子里腌起来。等到冬天,开坛食用。当然,这样的美味,她除了自己享用外,还给我们一些。老妈妈说的是「尝个鲜」。 这些年,我记得每一回开坛,都是她最快乐的时候之一。年纪大了,很怕人家说她不中用。我猜她是用这种方式,在我们这里,刷一刷存在感—— 看!我还能给你们准备「好吃的鲜物」呢。 割韭菜,我老妈妈自有一套讲究。 镰刀要磨得快。刀口不能生锈。老人家说,生锈的刀口割韭菜,韭菜的受伤处,不容易愈合,也就长得慢,影响下一次采收,也会影响韭菜的质量。 而割韭菜的时候,不能平着割,要留下少许斜撇的茬;留茬不能留高,高了,割下的韭菜就会变短;也不能过低,把茬留在了土下,从而影响下一刀的长势。 因此,我现在都是五十开外的人了,就那一小片韭菜,我很少动手割——只要老妈妈得闲,她都亲自「操刀」。实在没法了,只能我来割,老妈妈都要交待一遍又一遍:「别割深了,别割浅了……」 还有一样,韭菜可以连着长。但也不是种一回,管很多年的。据我所知道的常识,也不过就是三五年。三五年过后,再不重新撒种,韭菜根就会老化。 这些就是我知道的韭菜和割韭菜。它们怎么跟不动脑子,只闭着眼跟着别人的节奏走的人发生了关联?我百思不得其解。 长按下图留言 村庄物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a.com/jczyl/10442.html
- 上一篇文章: 止疼秘方大伯腰突5年没好,用一把韭菜籽
- 下一篇文章: 梅州这些村镇上榜省级名单有你们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