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208874.html
文/符木,图/符木、刘晶晶、方翠莲

花海景观是一种开满鲜花的自然景观或者园林景观,传统上是指由密集开花的草本或木本植物组成,常采用大面积种植的方式,营造繁花似海的效果。随着发展的连续性,“花”的定义也越来越宽泛,比如具观赏价值的果序或者叶片。因此花海景观定义也随之有所扩增——观赏植物具观赏价值的部分大量集群式地在同一时间段内出现所营造出的景观。

花海景观起源及其发展

花海景观起源于国外,最早是工业加工用花、种子种球生产用花的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景观的简单维护和旅游制度的初步建立,形成了一系列享负盛名的花海景观,比如闻名世界的荷兰的郁金香花海、印度的向日葵花海、保加利亚的玫瑰谷、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花海等。这些最初的花卉生产基地,将花卉景观和观光旅游相结合,从开放之初就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随着以农业资源为核心依托、旅游功能为核心展示、促进和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关联的休闲农业产业的兴起与发展,花海景观中花卉生产与观赏和旅游的结合日趋成熟完善,花海景观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开始成为复合型休闲农业的代表,不仅仅为人们提供观赏自然田园风光的机会,更是起到了向人们科普花卉知识、体验花卉文化、开展花卉活动等一系列多层次的复合功能。比较成功的例子有日本的富士藻琴山芝樱公园,园内以多种形式遍植丛生福禄考的各个品种,每年春末夏初盛开,紧接樱花的花期,除了普通的赏花活动外还会开展日本的花见、参拜、摄影比赛、卡丁车比赛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又比如美国的FloretFlowers庄园,最初是一家私人的花园,后来因为人们对花卉的热爱以及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逐渐发展成为一家大规模的家庭花卉庄园以及花艺工作室。庄园内种植着大丽花、羽扇豆、飞燕草、蛇鞭菊等球根花卉,并引种了一些当地的野生花卉,整个庄园端庄整洁却又不失灵动的色彩。庄园内还开展一系列的园艺培训和花艺培训课程,并且承办各种会展婚礼的花艺布置工作,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花卉种植-切花生产/花海旅游-花艺制作/花艺培训-花艺展示”的家庭花卉庄园经营运作模式,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激发、鼓舞着更多的花卉园艺爱好者投身进来。

而在人居环境的园林建设中,人们希望能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开始追求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模拟自然草甸花海的花卉混播景观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相较于传统的园林植物景观同质性强、养护管理造价高、植物材料有限、人工雕琢痕迹重、形式呆板等弊端,模拟自然草甸花海的花卉混播景观不仅景观效果上充满自然淳朴的田园特色,还具有建植养护成本低、生态效益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国外,大到自然风景区、郊野公园、公路绿化,小到建筑周边、停车场绿化,都能见到其踪影,已然成为花海景观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和方向。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学院的詹姆士和奈杰尔教授主持的年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他们本着生物多样性、可持续性、观赏性、经济性和休闲性的原则,设计主要以草本植被为表层的自然式植被景观,主要是模拟了欧洲、北美、澳洲草甸的花海景观,景观效果自然优美,还兼顾了生态功能以及经济效益。

近年来,由于震撼的景观效果和相对简易的建植养护要求,花海景观开始在中国迅猛发展,逐渐成为国内花卉景观营建的潮流模式,一时间全国各地都有各种样式、各种规模的花海景观出现,大有燎原之势。然而,井喷式的发展背后,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若不加以分析,找出解决办法,国内花海景观的发展很可能将面临断崖式的衰退。

当前国内花海景观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内的花海景观,无论是从农业产业还是旅游产业角度而言,都是一个新兴产业,花海景观的建植方法也尚处于模仿国外案例的初级阶段。因此在运营模式、营建形式、植物用种选择、养护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山坡缓地自然草甸群落形成的花海景观

运营模式方面

国内花海景观大多停留在单一的花海景观营建、花卉观光方面,多选择在城市郊区或近郊乡村承包地块,大面积地建植花海,在花期吸引人们前去观光。这样的花海景观承载的功能过于单一,经营理念与国际上倡导的复合型休闲花海景观相去甚远,很难实现景观的持续性发展。

营建形式方面

国内的花海景观多采取大面积场地内每个种植单元单种种植的花海或花田形式。这样的营建形式,在花期初看效果十分震撼,能实现在较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吸引游人目光的目的,但是久之则容易让人产生审美上的单调感和疲劳感,对于花海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特别是长时间维持对游人吸引力方面不具备促进作用,甚至会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的生态洼地(来自网络)

株型较高、密度较低的花海形态

迷人的紫色柳兰花海

植物用种方面

通过调查国内现有花海景观常用的植物种类,从表1中不难看出种植单元内植物用种单一,总体而言植物种类单调且雷同。全国尺度范围内用种缺乏地方特色是国内花海景观植物用种存在的共同问题,在这样的植物用种情况下,花海景观难免会让人产生景观效果刻板、千篇一律的感觉。而且单一的植物用种建植的花海景观,生态效益并不显著,这与当下大力倡导生态园林建设,重视园林景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园林建设观念是不相符的。

表1当前国内花海景观构建的常用植物种类

植物类别

具体植物种类

特点

营建方式

一、二年生植物

波斯菊,虞美人,花菱草,硫华菊,向日葵,百日草,万寿菊,一串红,醉蝶花,花葵,蛇目菊,孔雀草,冰岛罂粟,金鱼

草,翠菊,鸡冠花,满天星,香雪球

花量大,花色饱和度高,生长周期短,花期随建植时间而定

播种(移栽)时间一般从

春到夏都可以,春天播种,主要的观赏期在五月,如果六、七月播种,能赶在“十一”左右再次繁花

多年生植物

黑心菊,蓝花鼠尾草,宿根鼠尾草,千屈菜,柳叶马鞭草,鸢尾,蛇鞭菊,萱草,婆婆纳,松果菊,八宝景天,地被菊,宿根天人菊,矮月见草,紫菀

花期长,花大,生长期较长,多数都耐修剪

一般春季播种(栽),夏

季观赏,夏末修剪一次后

能赶在“十一”前后再开一次花

养护管理方面

当前的花海景观形式若要实现纯净震撼的景观效果,那么建植过程中需要实行严格的植物株行距的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按季度或年度更换植物种类等较为精细的养护管理,当然这样会产生较高的成本。然而目前大多数花海景观为追求低养护成本,都采取粗放的管理模式,因此形成的景观效果在精细度和纯净度上都有所欠缺。原本是为了减少建植成本而选择建植花海景观,但是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又需要精细的高成本的养护管理,这让众多花海景观营造者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总体而言,目前的花海景观因为运营模式和营建形式单一、植物用种局限等原因,无法形成空间上的层次感和时间上的延续感,导致其景观效果虽然震撼,但是并没有时空上的变化,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低下,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另外繁复的管理步骤和较高的养护成本,也会阻碍花海景观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FloretFlowers庄园的花艺课程(来自网络)

注:本文转载自《园林》杂志年02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a.com/jcztp/7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