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肾结石骨质增生能不能补钙看专家
随着对钙和健康关系的了解,人们越来越重视含钙食物的摄入,但却有一群人“谈钙色变”,他们备受肾结石的折磨,担心吃富含钙的食物会雪上加霜,所以从不敢吃奶、豆腐这些含钙丰富的食物。难道得了肾结石就要“全面禁钙”吗?骨质疏松或者预防骨质疏松均需要补钙,但是,患者常常因为肾结石拒绝补钙,到底能不能补钙? 补钙会导致肾结石吗?首先先回答:不会。 补钙不但不是导致肾结石产生的主要原因,适量补钙还可以预防结石发生的。饮食中的钙部分从肠道吸收入血,部分滞留在肠道中随粪便排出体外,正是这部分没有吸收入血的钙结合了食物中的草酸,减少草酸的吸收,从而不易形成草酸钙结石。然而,低钙饮食会使多余的草酸盐进入血液,则形成了草酸钙结晶,导致肾结石的发生。 许多健康研究中提示:较高的膳食钙摄入,反而会使草酸钙肾结石的发病率降低。(注意草酸不但可以从食物中获得,人体自身也不停的生成)。此外,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减少膳食钙摄入量可能是有害的,因此为了预防肾结石而限制膳食钙摄入是不科学的,也是不推荐的。 没有异常疾病体质,多喝水,保持日尿量-毫升,不给尿中晶体过饱和机会,注意运动,将可能形成的小结晶及时排出,肾结石还会有吗?!能够多饮水,注意运动,需要补钙就大胆补钙吧。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品,专家顾问:马冠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一般来说,除非医生建议低钙饮食,否则肾结石病人也可以食用富含钙的食物,这并不会增加结石的风险。多数肾结石都是草酸钙型的,正常状态下,肠道中的草酸与钙相遇,形成草酸钙沉淀会随粪便排出体外;一旦钙摄入不足,过多的草酸就会被消化道吸收进入肾脏,大大增加形成草酸钙结石的风险。 所以,肾结石患者注意饮食没错,但不应控制含钙食物的摄入。日常饮食保持膳食平衡和食物多样,每天多喝水,吃钙和蛋白丰富的食物并补充维生素D,少吃含草酸丰富的食物,如菠菜、大豆、草莓等,控制含嘌呤高的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肉汤等,这才是预防和缓解结石的正确做法。 骨质增生到底能不能补钙? 有很多骨质增生的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疑问:“骨质增生不是因为钙多了吗?”“我的骨头都已经过度生长了,那还需要补钙吗?”“补钙会不会让我的骨刺越长越大?“那么骨质增生的人到底可以补钙吗?补钙会加重骨刺的生长吗? 首先回答大家:“可以,补钙不会加重骨刺生长。”骨质增生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钙缺乏性疾病。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虽然是完全不同的病变,但二者的发病却都是钙缺乏所致,所以在临床上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可见,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是钙丢失引起的一对孪生病。 骨质增生是一个极有意思的疾病。它的形成和消退给我们提示了对人体重塑的无限可能。长骨刺的根本原因是缺钙,而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身体里的钙太多了.。 钙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元素,也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占体重的1.5%~2%。成年人体内含有钙~克,其中99%的钙与磷结合,集中在骨骼和牙齿,另外一小部分钙存在于机体的软组织和血液中,在机体各种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科学已经证明,钙参与了人体所有生命活动的全部过程。钙肩负着维护机体循环、呼吸、消化、运动、神经、泌尿、生殖、免疫、内分泌等各个生命系统的正常功能。一旦缺少了钙,各个系统的功能都要紊乱。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分析表明:人类种基础疾病中,有种与缺钙有关。像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心脏血管病,老年痴呆症,糖尿病,各种结石病,各种过敏性疾病,肝脏疾病,肾病综合症,性功能障碍,经前综合症以及一些性病等,都与钙的缺乏有很大的关系。 钙是“生命之源”,钙是“健康之体”,钙是“长寿之基”。没有钙,肌肉不能收缩;没有钙,心脏不能跳动(离体蛙心脏实验);没有钙,肠道不能蠕动;没有钙,消化液不能分泌;没有钙,人体内近千种酶不能激活,这些酶就像没有充电的电池,不能发挥作用,一切生命代谢活动就要停止。没有钙,内分泌激素就难以合成, 1、儿童:当孩子出现下面一些症状时,就应诊断为缺钙:不易入睡、不易进入深睡状态、入睡后爱啼哭、易惊醒,入睡后多汗;阵发性腹痛、腹泻,抽筋,胸骨疼痛,“X’型腿、“O”型腿,鸡胸,指甲灰白或有白痕;厌食、偏食;白天烦躁、坐立不安;智力发育迟、说话晚;学步晚,13个月后才开始学步;出牙晚,10个月后才出牙,牙齿排列稀疏、不整齐、不紧密,牙齿呈黑尖形或锯齿形;头发稀疏;健康状况不好,容易感冒等。 2、青少年:青少年缺钙会感到明显的生长疼,腿软、抽筋,体育课成绩不佳;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偏食、厌食;蛀牙、牙齿发育不良;易过敏、易感冒等。 3、青壮年:一般情况下,青壮年都有繁重的生活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往往使他们疏忽了身体上的一些不适,加之该年龄段缺钙又没有典型的症状,所以很容易掩盖病情。当有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易过敏、易感冒等症状时,就应怀疑是否缺钙。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处于非常时期的妇女,缺钙现象较为普遍。不过,随着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人们对此期缺钙的症状较为熟悉。当她们感觉到牙齿松动;四肢无力、经常抽筋、麻木;腰酸背疼、关节疼、风湿疼;头晕,并罹患贫血、产前高血压综合征、水肿及乳汁分泌不足时,就应诊断为缺钙。 5、老年人:成年以后,人体就慢慢进入了负钙平衡期,即钙质的吸收减少、排泄加大。老年人大多是因为钙的流失而造成缺钙现象。他们自我诊断的症状有老年性皮肤病痒;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牙齿松动、脱落;明显的驼背、身高降低;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便秘;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后台删除.谢谢!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a.com/jczgx/3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到底有没有吃不胖的零食啊
- 下一篇文章: 吃这4种食物只会让您的血管堵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