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至一到,“冬三九”这一年之中的最佳进补时机也随之到来。

什么是补虚药?

以提高抵抗疾病能力为目的,具有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消除机体虚弱证候、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功效,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为补益药。如: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鹿茸、杜仲、党参、北沙参、天冬、麦冬、冬虫夏草、杜仲、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续断、肉苁蓉、山药、龙眼肉、蜂蜜、阿胶、何首乌、大枣、枸杞子、黄精、百合、桑葚、龟甲、鳖甲、补骨脂、益智仁、韭菜子等。

补虚药如何选用?

根据药物的药性和临床应用的不同,分为补气、补血、补阳、补阴四类。补气药主攻补气以增强脏腑机能活动,主治气虚诸证;补阳药主攻温补人体之阳气,主治阳虚诸症;补血药主攻养血,兼能滋阴,主治血虚、阴血亏虚等症;补阴药主攻滋阴补液,兼能润燥,主治阴液亏虚诸症。

人体气、血、阴、阳是相互关联的,在虚损不足之时,各种虚损也常互相影响。气虚常致阳虚,而阳虚多兼气虚;血虚易致阴虚,阴虚多兼血虚。故补气药和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往往相须为用。若气阴两虚,宜补气药配补阴药同用;气血双亏,宜补气药配补血药并施;阴阳两虚,当并用补阳补阴药。其次应根据兼证的不同,进行适当配伍。

补虚药使用应注意什么?补虚药除有“补虚扶弱”的功能外,还可配伍祛邪药,用于邪盛正衰或正气虚弱而病邪未尽的证候,以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

部分补虚药性能滋腻,不容易消化,过用或用于脾运不健者,可能妨碍脾胃运化。使用时还应注意顾护脾胃,适当配伍健脾消食药,以促进运化,使补虚药能充分发挥作用。

凡身体健康无虚证者,不宜滥用,以免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误补益疾”;邪实而正气不虚者,以祛邪为要,不宜乱用补虚药,以防“闭门留寇”;实邪未去而正气已虚时,在祛邪之中,可适当选用补虚药,以“扶正祛邪”。

补阳:两道食疗方

1吃醋泡生姜

买上半斤姜,切成片,放在瓶中,然后用米醋没过生姜,泡上三天就可以吃了。生姜性热,是补阳气的最好食材,吃生姜最好的方式就是醋泡姜。我在家做的时候都习惯再放点红糖,红糖也是性温的,可以给人体补充阳气,而且加了红糖泡出来的姜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吃。

2喝桂枝汤

比较适合有点儿怕冷还爱出汗的女性朋友服用,温阳、通经、补血。取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9克、生姜9克、大枣2枚,将这五味药放在一起入锅煎煮,然后将煮好的汤药滤渣,早晚各服用一次就可以。喝上10天左右,出汗怕冷的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善。不过,内热重、口气大的女性就不适合服用此方。

补虚:最宜吃膏方膏方一般由十几味药物熬制而成,30味药以下的是小处方,到40味药是中等剂量的膏方,大于40味药属于大膏方。阿胶是最常用的膏方收膏原料。

膏方最擅长“补虚”,分为外用和内服两种,主要有滋补作用,如人参、黄芪、当归等滋补药,还可以根据个人体质针对性地给药,

如果脾胃虚寒,还可以加些大枣,肾虚可以加核桃。

有的女性冬天特别怕冷,此时要讲究温补,用红参、桂圆等药材;

有些人爱出汗,大便干燥,属于偏热,要清补,用百合;脾胃功能差的人要用调补的方法。

教你如何健脾补气血

跟养生老师学习专业的补气血等养生知识,让你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a.com/jczcf/6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