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白癜风治好的方法 https://m-mip.39.net/pf/mipso_7508091.html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一、概述

又称骨软化症即骨硬化不足,是以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和临床以骨骼的钙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最终发生骨骼畸形。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

二、病因

维生素D摄入合成不足是本病发病的最主要原因,维生素D的来源两个途径。

(一)内源性,因日光照射不足,或户外运动减少导致D合成减少。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二)外源性,食物中摄取不足,即从食物中获得维生素D,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婴幼儿对它的需要,需多晒太阳,同时补充鱼肝油。

三、表现

1.初期(早期)

6个月小儿,此期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表现易激惹、好哭、易出汗等,出汗后头皮痒而在枕头上摇头磨擦,形成枕秃。

2.激期(活动期)

除初期症状外更加明显以外,主要出现骨骼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表现。

(1)颅骨软化:用手指按在3~6个月患儿的枕骨及顶骨部位,感觉颅骨内陷,随手放松而弹回,称乒乓球征。

(2)方颅骨:7~9个月以上的患儿额骨、顶骨谷阳组织堆积过多,头颅常呈方形。

(3)前囟大及闭合延迟,严重者18个月时前囟尚未闭合。

(4)牙齿,出牙延迟,易患龋齿。

胸部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儿童。

(5)佝偻病串珠胸:两侧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子,称肋串珠。

(6)鸡胸、漏斗胸:胸骨中部向前突出形似“鸡胸”,或下陷成“漏斗胸”。

(7)手镯、足镯征:手腕、足踝部形成环形隆起。

(8)“O”型或“X”型腿:脊柱后突、侧突;会站走的小儿两腿会形成向内或向外弯曲畸形,即“O”型或“X”型腿。

(9)蛙状腹:患儿的肌肉韧带松弛无力,因腹部肌肉软弱而使腹部膨大,平卧时呈“蛙状腹”,3.恢复期:经过一定的治疗后,各种临床表现均消失,肌张力恢复。

4.后遗症期:多见2岁以上小儿,遗留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其余正常。

四、诊断

1、血生化检查测定血钙、磷、碱性磷酸酶,血清25-(OH)D3(正常10~80g/L)和1,25-(OH)2D3(正常0.03~0.06g/L)在佝偻病活动早期就明显降低,25-二羟维生素D3

2、长骨骨骺端X线摄片发现长骨骨骺端佝偻病的特异X线表现,早期X线长骨骺部钙化预备线模糊;极期钙化预备线消失、骨骺端增宽、骺端呈杯状或毛刷状改变,骨质稀疏、骨干弯曲变形或骨折。

五、治疗:补充维生素D,防止骨骼畸形。

1.一般治疗

坚持母乳喂养,添加维生素D多的食品(蛋黄),多到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机会。

2.补充维生素D

口服维生素D,每日20——Ug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不能坚持口服重症,可肌注维生素D一次15—30万IU,1个月后改预防量口服。

3.补充钙剂:维生素D治疗期间应同时服用钙剂。

4.矫形疗法

轻度骨骼畸形在治疗后或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矫正,应加强体格锻炼,严重骨骼畸形者外科手术矫正,4岁后可考虑手术矫形。

本文引用部分网络内容,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儿科护理学》教材,主编:宋志宇、田洁。

六、附加课后作业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的临床特征是()

A.骨骼畸形B.长骨干骺端异常C.血磷、钙降低

D.血碱性磷酸酶升高E.易激惹、烦闹、多汗

2、患儿四岁,曾患佝偻病,查体见:鸡胸,严重的X型腿,该患儿的治疗原则是()

A.多晒太阳B.多做户外运动C.给予预防量维生素D

D.给予治疗量维生素DE.可考虑矫形手术治疗

3、患儿,女,两个月出生于冬季人工喂养,近日夜间常哭闹,多汗,睡眠不安。查体可见:秃枕,未见方颅,X线无异常。该患儿为佝偻病的哪一期()

A.早期B.活动期C.恢复期D.激期E.后遗症期

4、维生素D缺乏病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是()

A.血钙降低B.血磷降低C.血镁降低D.血1,25-(OH)2-D3降低E.血碱性磷酸酶增高

5、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

A.皮肤合成的内源性维生素DB.蛋黄中的维生素DC.猪肝中的维生素D

D.植物提供维生素DE.以上都不是

6、1岁10个小儿,反应灵敏,多汗,易惊,烦躁,前囟未闭,鸡胸,X型腿,最可能的诊断是()

A.呆小病B.软骨营养不良C.佝偻病激期D.佝偻病初期E.佝偻病后遗症期

7、简述小儿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8、小儿佝偻病的病因及诊断?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a.com/jcztp/4989.html